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早春大棚通風控水管理技術

科普2.02W
早春大棚通風控水管理技術

進入早春二月,氣温逐漸回升,此時大棚需要從去冬的寒冷中甦醒過來,為大棚蔬菜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受大棚內外温差影響,棚內濕度增加,可能誘發作物生理性病害;春季雨水多,大棚土牆體可能因雨水影響而損毀;土壤長期處於循環使用中,肥力基本喪失……

科學通風控温濕

拱度不同,放風口大小不一拱度較大的大棚,因為棚面拱度適宜,熱氣流很容易沿大棚棚膜的上部排出,即使放風口較小,也能取得較好的放風效果。而種植年限較長的低矮老棚,將頂部放風口開到40釐米寬,才與高度較高、拱度較大的大棚風口開到30釐米的放風效果相同。

要注意分次通風早晨拉開棚1小時後,敞開上風口3~5釐米的大小放小風,目的是將棚內濕氣排出,同時補充棚內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補充原料。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時,將放風口逐步打開,保持棚內温度不超過33℃(對於黃瓜、絲瓜等喜温蔬菜來説)既可。

放風口注意防風增加放風繩密度,而且放風繩要使用摩擦力較大的寬布條為好,這種布條在打活結固定棚膜時,摩擦力大,活結不容易被大風吹鬆。菜農要適當增加尼龍放風繩的密度,並將其固定好,以防風口被風吹合。同時,菜農還要注意在大風天氣時隨時進行檢查,防止放風繩鬆動,風口閉合。

水莫讓滴水毀棚牆

北方地區建造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多數都是土牆體,雖然保温性較好,但結構強度較低,維護不當容易出現倒塌情況,影響大棚使用壽命。目前,很多蔬菜大棚後牆處理不當,後坡部位漏水,導致牆體不斷倒塌,建立的三四年大棚,牆體頂部卻已經薄如磚,無處下腳,甚至已經與後坡面脱離接觸。

牆體是大棚的主體部分,一定要做好維護。設置後坡時,要選用厚度大、韌性好、使用壽命長的薄膜,只要是穿孔的地方,下部一定要用塑料紙、秸稈等頂起來,避免外部雨水積聚後滲入牆體,導致牆體土壤倒塌。在已經發現漏水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處理,頂高漏水部位,修補破損的地方,確保不再漏水浸濕牆體。

土改良土壤保營養

温室大棚在建造後一直處於使用中,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這裏的土壤營養似乎沒有之前的豐富了。原因是經常使用大棚導致養分含量大量流失,土壤貧瘠、質地不良,最後會影響種植的植物。因此,應對温室大棚內的土壤進行改良培肥,保證温室大棚的植物健康生長,為温室大棚的建立者創造價值。

為了改變温室大棚的土壤營養,可以種植綠肥,就是説種植苜蓿、豆類等綠肥作物,而這些作物在生長的時候由於其本身有寄生菌的作用,能增加土壤碳素與速效性氮、磷、鉀礦質等營養,讓土壤更加的肥沃。同時,使用風化煤,風化煤本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特別是與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還可進行土壤耕作,把下層具有較好結構性的土壤翻上來。採用種養結合的方法,合理間作豆類和葉菜,達到間作養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