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楊梅枝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和發病規律

科普1.12W
楊梅枝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和發病規律

選擇抗病品種造林,禁止將帶病苗引進楊梅園。患病的植株應立即剪除,將病死的植物連根拔起,集中焚燒,並對樹洞、修枝剪等工具進行消毒。重視對植物創面的保護,及時應用402抗菌劑、803康復劑或代森錳鋅等藥劑對創面進行防護。加強樹木管理,多施有機肥和鉀肥,少施或不施磷肥。在疾病早期,用50%撲海因1000-1500倍液,或25%咪酰胺1000-1500倍液,或25%丙環唑1000-1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

楊梅枝葉枯萎病的發病規律

該病多發於9月至次年3月-4月,主要在夏末秋初開始出現症狀。先在幼枝的中上部出現少數的葉片急性綠色枯萎,然後在樹冠的頂部、外圍和內孔出現不同程度的病症。

症狀開始時,綠色的枯葉枯萎但不脱落,然後逐漸死亡變黃,約1-2個月後脱落,影響樹的生長潛力。9-10月,雨水多、濕度高的時候,落葉後的葉跡位置會生長出白色的絨毛狀菌絲,有時會蔓延到樹枝上,這種菌絲也會出現在樹枝傷口處。

發病時木質部損傷,呈褐色至深褐色。到了第二年春天,這些症狀得到了緩解,甚至可以取得苗期的生長和結果。而到了秋季,出現了更嚴重的症狀,病枝增多,落葉增多。盲芽或小枝簇生在落葉枝和健康枝的交接處,樹勢變弱。

2-4年後全株死亡。枝死從小枝開始,蔓延至側枝,直至主枝和主幹全部死亡,並伴隨枝韌皮部開裂。根病從鬚根和其他小根開始,逐漸向較粗的根系蔓延。患病部分變黑、腐爛,嚴重疾病的根系可能全部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