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大蒜白腐病的藥劑防治法

科普5.68K
大蒜白腐病的藥劑防治法

大蒜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在大蒜生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病蟲草害的侵襲,其中白腐病是一種大蒜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大蒜白腐病的藥劑防治方法。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生長期間容易發生的病害,其病菌喜低温高濕,氣温在20℃以下,濕度大於90%時易暴發流行。因此,多雨季節發病迅速,尤其生長瘦弱和連作地可致發病加重。高温低濕則不利該病發生。發病初期外葉尖呈條狀或葉尖向下發黃,然後擴展到葉鞘或內葉,植株生長瘦弱,後整株變黃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見鱗莖變黑腐爛,發病嚴重時,可造成大蒜成片枯死。

大蒜白腐病主要危害葉片、葉鞘或鱗莖,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很大,生產上應引起重視。綜合防治方法有:蒜種處理。播前搞好蒜種處理,可有效切斷初侵染途徑,預防病害發生。蒜種播前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蒜種處理。具體方法是每50公斤蒜種,用藥劑500克對水3-5公斤(均勻淋灑於蒜種上)進行殺菌處理,晾乾後播種。

禁忌連作。大蒜白腐病為土傳病害,連作是發病的重要途徑。因此大蒜要嚴格與非蒜類作物實行3-4年以上的輪作。

加強培管。預防大蒜白腐病的主要田間措施有:早春進行追肥提苗,鬆土、排澇降漬,促進大蒜生長,提高抗病能力;發現病株及時挖除,帶出田間曬乾集中燒掉;嚴禁就地撒放和漚肥,以防把病菌再帶入田間。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75%的蒜葉青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60公斤噴霧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用藥2次。也可用75%蒜葉青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灌淋根莖,每隔7-10天1次,連續用藥2次。灌淋根莖法較噴霧防治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