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韭菜灰黴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科普2.44W
韭菜灰黴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韭菜灰黴病又稱白斑葉枯病,俗稱白點病,是由葱鱗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韭菜上的病害。

主要通過空氣和棚內的温度傳播。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或越夏。在適宜條件下,菌核萌發產生菌絲體,繼而形成分生孢子,通過氣流、雨水傳播,從氣孔或傷口等侵入葉片,引起初侵染。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或農事操作傳播,進行再侵染。

發病後,病斑上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水流和雨水傳播,也能在農事操作中通過接觸進行人為攜帶傳播。感病的韭菜收割時,分生孢子散落地面,新葉或傷口接觸時容易再侵染,造成連續危害。

主要靠氣流傳播和雨水傳播。

傳播途徑有空氣傳播和棚內的温度傳播。

灰黴病,又叫白斑葉枯病,低温、高濕、光照不足是韭菜灰黴病發生蔓延的主要條件。温度15~21℃,空氣相對濕度85%以上,病害易流行。發病後,病斑上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水流和雨水傳播,也能在農事操作中通過接觸進行人為攜帶傳播。感病的韭菜收割時,分生孢子散落地面,新葉或傷口接觸時容易再侵染,造成連續危害。韭菜灰黴病的防治策略為“以防為主,防治並舉,防重於治”。

韭菜灰莓病傳播是空氣傳染。

加強病蟲害管理和水肥管理。

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通過空氣和雨水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