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西紅柿晚疫腐病的發病條件?

科普2.24W
西紅柿晚疫腐病的發病條件?

番茄晚疫病是一種適温高濕型病害,白天氣温在22-24℃,夜間在10-13℃,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即可侵染植株,尤其在連陰雨、弱光照的條件下更易發生流行。

高濕低温,特別是温度波動較大,有利於病害流行。降雨的早晚和雨日的多少,以及雨量的大小和持續的時間,均直接影響到病害發生的程度。另外,氮肥過多,栽植密度過大,保護地放風不及時等因素均可誘發病害。

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馬鈴薯上發病,在薯塊中越冬。在有保護地的地區,可在秋、冬季温室中為害番茄,成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氣流、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先在田間形成中心病株,遇適宜條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發育的適宜温度為18~20攝氏度。

雨日多,雨量大,持續時間長都有利於發病。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中過冬,次年通過風、雨傳播侵害番茄。雨滴飛濺,把地面病菌帶到植株上的情況最多。因此,一般植株多從地下部葉片先開始發病。在低温、陰雨、濕度高、露水大、早晨和夜晚多霧的情況下易於發病。較長時間濕度在75%以上,氣温在15~25℃之間,病害極易流行;連續晴天,氣温上升,病害顯著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