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紋枯病的典型症狀是什麼,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科普1.77W
小麥紋枯病的典型症狀是什麼,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春季小麥返青後,隨着氣温回升,紋枯病開始發生;小麥進入拔節期後病情迅速橫向、縱向擴展,形成發病高峯。春季雨日多,田間濕度大,有利於病害擴展蔓延。

要防治小麥紋枯病,可以採用農業和化學措施來進行防治。因此在播種前使用粉鏽寧進行拌種,併合理施用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發病後使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藥劑噴霧防治。

施肥。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配合施用氮、磷、鉀肥。不要偏施、施氮肥,可改癢土壤理化性狀和小麥根際微生物生態環境,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病力。適期播種。避免早播,適當降低播種量。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雨後及時排水。

麥苗返青期選用33%井岡·蠟芽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水劑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靈300倍液噴霧,重點噴施麥株下方的發病部位。

藥劑防治:可以噴施80%的戊唑醇2000倍/24%的噻呋酰胺750倍/30%的氟環唑.多菌靈1500倍/30%的苯甲.丙環唑1500倍等,搭配磷酸二氫鉀100g克一起噴施。

小麥紋枯病主要採用化學防治與農業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播種時要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不可將單一抗原品種進行大面積種植,播種前可用咯菌腈懸浮劑、戊唑醇懸浮拌種劑、粉鏽寧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拌種,生長過程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鉀肥,提高小麥抗病能力,進入拔節期後可適量使用苯甲·丙環唑乳油。

對於紋枯病的防治,種植抗(耐)病品種、適期播種、控制播量、清除田間雜草和殘留秸稈、適量施用氮肥、注重磷、鉀肥配合施用以及合理的耕作制度均是有效的農業防治措施。防治紋枯病:噴施80%的戊唑醇2000倍/24%的噻呋酰胺750倍/30%的氟環唑.多菌靈1500倍/30%的苯甲.丙環唑1500倍等,搭配磷酸二氫鉀100g克一起噴施。為了提高小麥的抗性,每畝小麥配合藥物使用100克磷酸二氫鉀+硼源庫30克。如果小麥長勢較弱葉片黃化,應在這個基礎上,每畝再加入200克尿素混合使用。

克服偏施氮肥的傳統習慣,在種麥時畝施氮磷鉀複合肥50kg。適當晚播。大力推廣小麥—玉米兩晚一增技術,適當推遲玉米收穫期,使小麥播期推遲到10月5~10日,這樣既保證了玉米增產,又克服了小麥播期偏早,冬前羣體偏大,紋枯病易發生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