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柑橘矢尖蚧的發生特點和防治技術

科普1.95W

柑橘矢尖蚧是近年來日益猖獗的介殼蟲之一,嚴重威脅着柑橘生產。

柑橘矢尖蚧的發生特點和防治技術

1發生特點

矢尖蚧主要以未產卵的雌成蟲越冬。雌成蟲抗藥力強,橘園冬季藥劑防治對此蟲幾乎無效。越冬雌成蟲在日平均温度達19攝氏度時開始產卵,產卵期60d以上。經蟲情調查表明,越冬雌成蟲至第二年產卵前發育成熟度較一致,因此第一代幼蚧發生整齊,其後世代則蟲齡不一,世代重疊現象嚴重,各種不同發育程度的雌成蟲隨時可見,發生型複雜。因此藥劑防治矢尖蚧主要是針對第一代幼蚧,防治效果好。同時可減輕當年為害,有利於柑橘樹體的恢復和生長。

據調查資料表明,第一代幼蚧發生有兩個高峯期,前主峯的出現在葉片上幼蚧初見日之後的11—16d,其蟲口數量約佔當代幼蚧總數的67%左右;後次峯約出現在初見日之後的35—42d,約佔當代幼蚧總數的26%左右;兩個蟲口高峯之間的峯谷,則約出現在初見日之後的21d;終見期則約出現在初見日之後的65d。

2防治方法

根據柑橘矢尖蚧的發生特點,生產上只要能準確掌握第一代幼蚧盛發期進行藥劑防治就可以了取得滿意的防治效果。為了掌握第一代幼蚧的盛發期,可以通過調查柑橘葉片上第一代初孵幼蚧初見日期進行推算。矢尖蚧初孵幼蚧在葉片上的初見日觀察方法:一般從4月中、下旬開始,在果園中按不同生態環境選擇一些柑橘樹有矢尖蚧雌成蟲越冬的枝條做好標記,然後每日觀察1次,當第一次看到標記的枝條葉片上有幼蚧活動,即為葉片上初孵幼蚧初見日。從初孵幼蚧初見日起,再過21、35、45—56d為幼蚧的3次盛發期,也分別是3次噴藥的適期。藥劑可選用20%雙甲脒乳油1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殺撲磷乳油1500倍液,或95%機油乳劑30—50倍液,或洗衣粉柴油乳劑60—70倍液。

在第一代幼蚧的發生期中,多數地區恰逢雨季,加之正值水稻插秧和管理的大忙季節,極容易錯過防治適期。在調查中發現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解決,其方法是用有機磷農藥(如喹硫磷或殺撲磷等)1份,機油乳劑60份,清水3000份混合,掌握在第一代幼蚧蟲口發生的後次峯至終見期,也即是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後期至果實膨大初期,一般是處在雨季接近結束的時期,時間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開展全年1次性噴藥防治,從而可不必進行上述3次噴藥,同樣可以取得滿意的防治效果,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時此法對防治成蚧、幼蚧效果都很好,且對柑橘植株安全,並可減少對天敵的傷害,亦可兼治其他蚧類、蟎類、粉蝨、蚜蟲等多種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