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控穗疏果控產”克服中晚熟荔枝大小年

科普1.68W
“控穗疏果控產”克服中晚熟荔枝大小年

荔枝中晚熟品種成花不穩定和“花而不實”導致的“大小年”問題,已成為制約荔枝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隨着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重,冬季低温不足導致成花率低及“大小年”現象有增無減,桂味、糯米餈等中晚熟優質品種,還有加劇的跡象。

荔枝中晚熟品種“大小年”的成因十分複雜,不僅與品種特性、氣候變暖、惡劣天氣有關,也和營養不良、管理失當等因素相關。而克服“大小年”的技術也是綜合性的,每一環節的技術都有其作用,且相輔相成,環環相扣。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保護樹體健康與培養健壯結果母枝,是克服“大小年”產業技術應緊緊圍繞的核心。

近年來,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荔枝創新團隊承擔“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種‘大小年’的關鍵產業化技術攻關”研究,在廣泛產業調研及長期技術實踐基礎上,總結凝練出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種“大小年”的產業技術模式,其技術路徑是“控穗疏果控產平滑年份間樹體營養水平鴻溝”。

四大核心關鍵點

“隔年鬆土深翻,有機養根壯樹”。據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的跟蹤報告,全省乃至全國的荔枝園80%以上已多年未進行土壤改良的工作,長期以來只重視化肥的使用,土壤酸化、板結現象嚴重;再加上廣東荔枝主要種植在丘陵山地,南方土壤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果園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以現有土壤條件很難滿足培養荔枝健壯結果母枝對營養的需求,因此,進行土壤改良是實施本技術模式的首要條件和必要基礎。該關鍵點明確了荔枝樹兩年鬆土深翻一次的土壤養護要點,提出改良土壤結構、提高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保證根系發達和樹體健壯,為豐產穩產、克服“大小年”奠定物質基礎。

“開天窗透樹冠,適時健壯末梢”。提出採果後修剪要開天窗,以培養通風透光的樹形,既提高了樹冠整體光合效能,又降低了病蟲害發生。“適時”則指在農曆霜降冬初末次秋梢必須要老熟(粵西地區一般提早到10月上中旬即寒露至霜降前為宜)。

“大年疏果控產,短枝先氮後剪”。中晚熟品種由於採收較遲,大量掛果後秋梢營養生長期不足,寒冬來臨而末次梢未老熟或營養積累不足,從而影響正常花芽生理分化及花芽形成。在掛果多的年份應在“疏果控制產量”的前提下,採後重點培養健壯秋梢。通過“短枝採果”儘量保留原結果母枝的芽點,隨後應先施氮肥後修剪(宜輕),以疏枝為主;當年尤其豐產的果園則宜在採果前10~15天即施氮肥,採果後遇旱則葉面噴施尿素水溶液(0.2%~0.3%),以促儘快恢復樹勢。

“小年淋灌促萌,殺衝補養孕蕾”。在(預期)掛果少的年份(大年後的次年)應以“促萌動、殺衝梢、補養孕蕾”為重點。在大年過後的翌年要想盡辦法淋水灌水促芽萌動,末次秋梢老熟較早、控冬梢較早可在12月下旬開始淋水灌水,後期見“衝梢”則殺小葉,見白點則補充養分孕育花蕾;粵西部分果園由於2019年冬季環剝過重,加上長期乾旱,後期儘管淋水也沒能促萌動,就錯過了今年多次倒春寒潮促成花的良好機遇。

十大要點緊扣物候期

該產業技術模式包含十個要點,分別是:

(1)採前施氮、採後鬆土、深翻壓青、養根壯樹;

(2)短枝採果、開窗疏剪、控強促弱、以氮促碳;

(3)霜降冬初、末梢老熟、補葉磷鉀、及時環剝;

(4)冬至小寒、淋灌促萌、見白補養、三五追肥;

(5)大寒立春、清園殺梢、促穗控穗、重水輕肥;

(6)雨水驚蟄、硼鉬孕蕾、疏穗環割、測報殺蝽;

(7)花開禁藥、引蜂授粉、遇旱噴霧、搖樹防漚;

(8)謝花坐果、重防蒂蛀、遇洪排澇、遇旱淋水;

(9)並粒保果、赤黴丁酯、未割補刀、疏果控產;

(10)中後果期、酌補磷鉀、鈣鎂護果、三五追肥。

在此產業技術模式中,有兩個階段均提到“三五追肥”,即每隔3~5天噴施葉面肥,分別為從見白到孕蕾的花穗發育期和中後果期。筆者調研瞭解到全省屈指可數幾個較穩產果園都是這樣做的。實際上這種做法由於成本較高、操作難度大,不易推廣,目前也尚需更多科學數據來支撐,但筆者認為,對於價格位於高端的優質品種來講,此高成本應可忽略。果樹栽培本就是實踐經驗性極強的學科,成功的經驗就可去應用,否則會延誤產業發展的市場最佳機遇期。

實際上,大多產業技術也是從實踐中去提煉與總結的,然後基於成熟的實踐才去系統探索其機理與理論,並進一步提升乃至良性循環;至於高成本的問題,對於商品價值位於水果高端的優質中晚熟荔枝來説,則根本不值一提,但若是果園的水肥一體化設施能獲得普及,連續操作的勞動力成本也將大幅降低。

本技術模式主要通過緊扣幾個關鍵物候期,重點通過疏果來控制大年產量,避免樹體貯存養分過度消耗,並儘量多從根外追肥,以滿足小年秋梢結果母枝成花的營養訴求,平滑大年與小年之間的營養水平鴻溝,技術能否落實到位才是決定成敗之關鍵。種植者不僅需要認識理解技術方案,也要結合自已果園的實際條件靈活應用,還應加強對氣候變化規律的認識與預測,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技術措施,確保技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