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生薑根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科普1.83W
生薑根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近年來,生薑根莖腐病(爛脖子病)的發生有逐年加重趨勢。經調查,在山東省安丘、平度、萊蕪、沂水、昌邑、昌樂、萊州、青州、莒縣等地,該病均有不同程度發生。由於該病易與姜瘟病混淆,農民常常難以識別,導致不能及時有效的防治。

症狀

苗期,地上部莖葉變黃。葉片染病,先從近地表葉片的尖端及葉緣褪綠變黃,後蔓延至整個葉片,並逐漸向上部葉片擴展,終至全株葉片黃化、凋萎、倒伏。近地面莖染病,先從莖基葉鞘處褪色無光澤,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逐漸向上發展至褐色,莖基部溢縮變細。

地下根莖表皮呈水漬狀淡褐色病變,表皮變軟,重病株部分塊莖或整個塊莖變軟,但不腐爛發臭,這一點區別於姜瘟病。姜瘟病地上莖杆濃綠色至暗紫色,後期莖基內部變褐腐爛,殘留纖維。地下塊莖表皮和肉質部初成水漬狀,失去光澤,後內部組織逐漸軟化腐爛,僅殘留外皮,擠壓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狀汁液,散發臭味。

在收穫期遇到陰雨或潮濕天氣,同樣在塊莖上亦可以染病,農民稱它為“花皮”。

姜根莖腐病的傳播和今年發病重的原因

該病以腐黴菌為主複合侵染引起的,是一種土傳病害。病姜種、病殘體,病肥成為本病傳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借姜種和流水進行傳播。土壤濕度大、排水不良的地塊容易發病。田間調查結果表明,在安丘市一般在5月上中旬開始出現病株,5月下旬-6月上旬為發病高峯期。發病高峯早於姜瘟病。姜瘟病一般在7月下旬-9月為發病高峯期。

生薑根莖腐病今年發病重的原因:一、與今春以來氣候變化大密切相關。從姜種定植前到出苗後,長期的低温、時晴時陰雨的天氣,土壤濕度大、温度低出苗晚。苗期遇到陰雨天,中午温度高,晝夜温差大的天氣,極有利於腐黴病菌對塊莖的侵染。而今春特殊的天氣,從5月下旬氣温才開始回升,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氣温多數均在35℃以上,個別天可達38-39℃,這樣大的温差致使今年山東省姜根莖腐病發病比往年晚、發病重,6月中下旬-7月上旬出現發病高峯。二、連作地發病重,新地發病輕。三、與姜種帶菌有關,由於去年生薑收穫期姜種“花皮”多,取自病田的姜種使得翌年發病重。四、田間管理水平有關,沒有覆蓋或遮陰的地塊、低窪地、排水不良地塊和雜草叢生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姜種,進行姜種處理。催芽前可用77%多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阿波羅963水劑1000倍液浸種0.5-1小時,晾乾、催芽,播種前可用以上藥劑噴催芽姜塊。

2、播種前,進行土壤處理。在整好畦溝內,每畝用77%多寧可濕性粉劑800克+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克混勻加30公斤幹細土拌勻後,撒施在播種溝內,翻耙一遍後,播種、覆土、蓋地膜。

3、出苗後3-4葉一心時採用同上藥劑在澆水時進行滴灌,再隔7-10天進行第三次灌根。揭膜後,可採用0.5%S-誘抗素水劑(福施壯)2000倍液+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濕性粉度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隔7天一次,連噴3-4次。或單用阿波羅963水劑(甲殼素)10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促根生長,增強植株抗病力。

4、對發病嚴重姜地採用石灰氮(氰胺化鈣)處理土壤

經試驗,用石灰氮處理土壤+出苗後用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對生薑根莖腐病防治效果可達80.68%。為兼治後期姜瘟病,可提前增加用46.1%可殺得叁仟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灌根,或在噴霧時可增加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誘抗劑阿波羅963或0.5%氨基寡糖素水劑1000倍液噴霧,隔7天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