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油菜根腫病原因分析及防治

科普5.7K

油菜根腫病主要危害油菜根部,在主根或側根上形成腫瘤,農民俗稱大腦殼病。近年來,德陽、成都、眉山、涼山等市、州反映油菜根腫病時有發生,其中以廣漢、新都、雙流、彭山、綿竹、西昌等縣(市、區)發生嚴重。

油菜根腫病原因分析及防治

注意特點

油菜根腫病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日趨嚴重。如德陽市近年油菜根腫病的發生情況是:2000年發生面積為3500畝,發生程度中等,其中產量損失在30%以上的有180畝;2001年發生6200畝,中等偏重發生,損失在30%以上的有650畝,絕收或改種其他作物面積120畝;2002年發生23800畝,重發生,損失在30%以上的有5300畝,絕收或改種面積2200畝;2003年發生36600畝,重發生,損失在30%以上的達10000畝以上,改種面積3600畝。

雜交油菜發病重。廣漢、新都調查發現,蜀雜系列(蜀雜6號、蜀雜7號)等雜交油菜發病重。

症狀識別

引起根腫病的病原菌為雲苔根腫菌,其寄主範圍很廣,除油菜外,還可危害大白菜、芥菜、甘藍、蘿蔔和花菜等100多種栽培的和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尤其是雲苔屬的蔬菜受害最重。

根腫病病害發生在根部,病菌一般從根毛或幼根處侵入,先在根毛部生長髮育,這一階段一般不出現症狀。當病害繼續發展並侵入根部皮層組織和形成層後,寄主細胞受刺激,分裂加速,體積增大,由於細胞間相互擠壓,使維管束組織發育不正常,因而根部出現腫大,地上部分出現蔫萎狀或發育遲緩。從外觀看,植株下部葉片葉色變淡,後逐漸變黃萎蔫。苗期病害嚴重時,可使小苗枯死。成株期植株生長矮小,外葉中午萎蔫,晚上恢復,幾天後萎蔫不能恢復,最後全株枯死。

病株和用未腐熟病株作肥,均可傳病。病菌孢子萌發的最適温度為18-25℃,高於30℃不能萌發,土壤含水量50—98%的條件下均可發病,多雨發病重,乾旱發病少,ph值5.4—6.5病害重,ph值7.2以上發病少。在合適的條件下病菌經過18小時即能完成侵入。低窪地及水改旱的菜地,發病都較重。十字花科作物連作,土壤中病菌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發病。

原因分析

近年各地反映油菜根腫病發生嚴重的原因:一是由於根腫菌隨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並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而病害發生區油菜種植長期連作,給病菌的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由於近年環境的惡化,長期施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等,且未進行土壤改良,造成土壤酸性過重。三是蜀雜系列(蜀雜6號、蜀雜7號)等對根腫菌抗性差的雜交油菜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四是氣候條件的變化。近年油菜移栽後氣温偏高,加上土壤濕度大,特別是一些田塊地勢低窪以及水改旱田後發病重。

綜防措施

油菜根腫病屬土傳病害,一旦發生,普通防治方法和藥劑難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建議採用綜合措施。

1、實行輪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

2、選用抗病品種:儘量壓縮或減少十字花科作物種植。即使要種植十字花科蔬菜也要選用抗病品種。

3、選用無病苗牀及苗牀消毒:嚴格選擇排灌方便,至少有8年未種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園地作苗牀,提倡用營養缽育苗。施用福爾馬林(1:50)對牀土進行消毒。

4、移栽前用石灰水(每桶水加0.2-0.3斤石灰粉溶解)或福美雙1000倍液進行浸根或用作定根水。當菜地發現病株時,要及時拔出燒燬,補栽壯苗,再用石灰水或多菌靈500倍液對全田進行灌根,15天左右一次,連續2次。拔除的病苗必須帶出田間燒燬或用石灰、福爾馬林消毒後作成腐熟堆肥。

5、加強栽培與管理:採用高畦栽培,開溝排濕,勤中耕、勤除草,減少氮肥施用,增施腐熟有機肥和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6、田間避免大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發病田可施用石灰改變酸鹼度,使土壤呈微鹼性,以減輕發病。一般每畝施石灰100—1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