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在洪澇災害過後要及時排水

科普1.23W
水稻在洪澇災害過後要及時排水

水稻遭遇洪澇災害後,要及時排除積水、進行扶苗洗苗,加強田間管理,追施速效肥、噴藥防病治蟲害,促進禾苗儘快恢復正常生長,將受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1、儘早排除積水。澇災後應迅速組織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設備,進行排水搶救。先排高田,爭取讓水稻葉尖及早露出水面,儘量減少受淹天數,減輕損失。但在排水時應注意,在高温烈日情況下,不能一次性將水稻田水排幹,必須保留適當水層,使水稻逐漸恢復生機。如果一次性排乾田水,容易造成水稻枯萎,反而加重損失。在陰雨天,可以將田水一次性排幹,有利於水稻恢復生長。

2、加強田間管理。一是在稻田(特別是低窪田)四周開好溝進行排水,以促進受淹水稻根系恢復生長。在陰天可一次性排幹全田積水,但在高温強光天氣,應逐步排除田間積水,保留適當水層,最好是在傍晚排水,有利於稻株恢復生長。如一次性排幹,因稻田長期浸在水裏生命力弱,莖葉柔軟,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損失。以後採取乾乾濕濕的灌溉方法,既保持稻株需水又保證土壤通氣。對遲播、遲熟稻田應繼續露田、曬田以控制無效分孽;對已進入孕穗抽穗期的稻田則應保持淺水層以養胎保穗,對已齊穗灌漿的稻田要運用乾濕交替的灌溉方法,切忌斷水過早,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是在退水時,隨退水澇去漂浮物。把倒伏的稻株逐株進行扶起。清葉片上的污泥,使其儘快恢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是對剛出水的稻田要開溝露田,結合灌淺水補追一次肥料。水稻受淹出水後,根、葉、櫱要儘快恢復生長,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元素與礦物質,加之原有稻田肥料流失較多,故追肥宜快,用量要足,以促進稻株儘快恢復生長。施肥應以增施速效肥料為主,並視生育期不同採用不同的施肥方法、使用不同的肥料種類和用量。在水稻抽穗20%時,為促進抽穗整齊,每畝可噴施0.5~1克“920”;在灌漿結實期,為利於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每畝可結合噴施0.2%磷酸二氫鉀液50~100公斤,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於孕穗結實期受淹的稻田,在排水後以補噴葉面肥為宜,可在齊穗後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克尿素250克植保素5毫升對水50~60公斤進行根外追肥,以增加千粒重。

5、綜合防治病蟲害。稻田受淹後,稻株缺氧,稻體醋化物增多,同時受淹期間,稻體損傷,枯葉較多,此時極易遭遇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等病蟲的發生為害。所以,要特別重視對以上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儘量減輕洪澇災害引發的病蟲為害,把受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6、搶時補種改種。因洪澇災害絕收的田塊,要搶時補種改種,確保多種多收,彌補災害損失。對淹死的中稻和晚稻田,在積極組織秧苗的調劑下補種水稻,並抓緊做好早稻翻秋工作,儘量擴種水稻。早稻翻秋可採取栽插翻秋和直播翻秋兩種辦法。翻秋用種最好選用早熟或中熟偏早的品種。秧齡控制在15~18天,實行小蔸密植,淺插勻插,每畝插足25~30萬基本苗。直播翻秋選擇温水浸種,破胸播種,每畝保證基本苗30萬。季節偏緊可改種紅薯、黃豆、花生、蔬菜等,要增加種植密度、加強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