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種植

紅花荷怎麼育苗,紅花荷的育苗栽培技術詳解

種植1.97W
紅花荷怎麼育苗?紅花荷的育苗栽培技術詳解

1、形態特徵

紅花荷樹幹通直,分枝密,樹形美觀,樹高達18m,胸徑可達60cm。嫩枝頗粗壯,無毛,幹後皺縮,暗褐色;葉厚革質,卵形,長7~13cm,寬4.5~6.5cm,先端鈍或略尖,基部闊楔形,有三出脈,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灰白色,無毛,幹後有多數小瘤狀突起;側脈7~9對,在兩面均明顯,網脈不顯著;葉柄長3~5.5cm。頭狀花序長3~4cm,常彎垂;花序柄長2~3cm,有鱗狀小苞片5~6片,總苞片卵圓形,大小不相等,最上部的較大,被褐色短柔毛;萼筒短,先端平截;花瓣匙形,長2.5~3.5cm,寬6~8mm,紅色;雄蕊與花瓣等長,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略短於雄蕊。頭狀果序寬2.5~3.5cm,有蒴果5個;蒴果卵圓形,長1.2cm,無宿存花柱,果皮薄木質,幹後上半部4片裂開;種子扁平,黃褐色。花期3—4月,蒴果成熟期為10—11月。

2、生物學特性

紅花荷屬中性偏陽性樹種,幼樹耐陰,成年後較喜光,幼苗期生長緩慢,待到根系發達苗高長到1~2m高時進入快速生長期。紅花荷幼樹特別是幼苗生長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在有一定海拔、空氣環境較好的山上能較好生長,在有人間煙火人口密集活動頻繁的地方單獨的幼苗幼樹一般生長不好。在廣東紅花荷分佈區,常見的伴生樹種有木荷、中華石楠、尖葉柃、羅浮柿、網脈山龍眼、甜櫧、石筆木等樹種。紅花荷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能力,在林分鬱閉度不是很高的紅花荷,果實結果量大,成熟的種子散落在林地後能發芽、生長,經砍伐後的紅花荷木樁具有很強的萌芽更新能力。

3、育苗技術

3.1種子採收及處理

根據各地多年來採種育苗的經驗,掌握母樹年齡和採種時間十分重要,是直接影響到育苗成敗的關鍵,要求選擇母樹是健康、向陽的,年齡在14年生以上。採種時間最適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種子充分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態成熟)時進行,即果實成熟果殼微裂時採收。這樣採得的種子發芽率高,發芽勢好,苗木生長健壯。過早採摘種子含水量大,容易發黴喪失發芽力,過遲採摘果殼裂開種子散失不好收集。採回的果實放在室內晾乾或在室外稍微曬會兒,不斷翻動,種子即可脱出,切記不可在太陽下暴曬時間太久,因為紅花荷種子扁薄,暴曬時間太久種子容易失去水分喪失活力。收集純淨的種子裝於薄膜袋或其它容器中,放在通風乾燥處待用,貯藏時間不能超過3個月,最好是即採即播。除去果殼及雜質的紅花荷種子純度較差,多數是發育不孕的癟粒,千粒質量為3.4~4.8g,發芽率僅有4%~5%。

3.2播種育苗

3.2.1苗圃地選擇苗圃地選擇在紅壤土,土層深厚,排水性及通氣性良好、水源充足、便於灌溉的海南省定安縣金雞嶺林場育苗圃裏。苗圃整地要求細緻平整,全面耕作,碎土均勻,清除石塊、雜草和雜物,並要進行土壤全面消毒和施有機肥作基肥。

3.2.2苗牀準備播種前要將苗牀進行全面消毒,可用0.15%~0.20%高錳酸鉀溶液淋灑消毒,淋透後再用薄膜覆蓋1~2d後再播種,也可用0.10%多菌靈或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噴霧消毒。苗牀高度為25cm,苗牀寬度為100cm,長度視苗圃地的地形和育苗量而定,一般長度為20~25m。

3.2.3播種及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紅花荷種子扁薄,在播種時先用花灑淋透苗牀,這有利於濕潤的苗牀吸住種子,防止大風時把種子吹走。再用灑播的方法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地灑在苗牀上,散播密度為80g/m2,然後蓋上過篩網且消過毒的細土,蓋土厚度以看不見種子為宜,一般0.5~1cm厚即可,然後在用花灑淋透水,使苗牀和種子充分接觸及濕潤。最後在每壟苗牀上用竹絲條或鐵絲條搭拱形架用薄膜和遮陽網蓋住保温保濕,以後每天查看苗牀,保持苗牀土壤濕潤。播種15天后即有零星種子發芽出土,20天左右即有大量種子發芽出土,出苗率在2.2%~3.8%之間,成活率在2.1%~3.6%之間。及時注意地老虎、特別是螻蛄、螞蟻等咬斷幼苗及病害發生。一經發現立刻用噻米啉R阿維菌素、普力克(霜黴威鹽酸鹽)、滅蟻餌劑、敵殺死(溴氰菊酯)和達科寧R(百菌清)混合施殺,效果較好。

3.2.4基質配置裝袋及分牀基質以黃心土︰火燒土=8︰2為宜,有條件可摻入泥炭土,黃心土︰火燒土︰泥炭土配比=8︰1︰1為佳,各組分按比例混合好後用0.2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10%敵克鬆粉劑進行消毒並充分混勻,堆漚1~2d後再裝袋,這些工作要在分牀前一個月以上完成。當幼苗長有3~4片葉子時(一般播種1個月左右)可分牀移植到準備好的育苗袋裏,移植後一定要澆足定根水,同時用薄膜和遮陽網搭好簡易棚及時遮蔭保温保濕,防止剛移植的幼苗被凍害。

3.3苗期管理

紅花荷幼苗期生長極為緩慢,喜濕潤,怕乾旱,但忌積水,乾旱時半活不死,積水時根容易發黑腐爛從而引發病蟲害、葉子枯黃,因此,幼苗期澆水要視天氣和基質的乾濕度而定,晴天時早晚各澆水1次,遇連續雨水天氣時要停止澆水並及時蓋上薄膜,又要注意排水。待長出6~8片真葉時,可以開始少量追肥,肥料濃度應從低到高逐步增加,應施複合肥為主。

3.4苗木出圃

水肥管理得好,1年生苗高可達40~50cm,2年生苗高可達120cm,當幼苗高達40~50cm時即可出圃造林。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在出圃前一個月左右應移動苗袋煉苗,使其斷根,斷根後要及時遮蔭,同時要逐漸減少水肥的施用,以加快苗木的木質化,待苗木生長穩定後揭去遮陽網,等待出圃。

4、小結

為了綠化美化海南,紅花荷樹種為2015年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在海南的一個樹種引種項目,我們在2014年底第1次育苗時曾經失敗過,播種種子10kg左右,結果發芽的只有1000多株苗,出苗率只有0.04%,我們在總結失敗後進行了第2次和第3次的的育苗實驗,最後都獲得了成功,出苗率可達3.8%,成活率可達3.6%,比之前大大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總結在採種、苗牀準備、播種、分牀時要注意以下5點:

1.採種後不能暴曬,在室內晾乾即可,因紅花荷種子薄,暴曬後種子容易過度失去水分,使種子含水量低於僅能維持其生命活動所需的最低限度。

2.苗牀要選紅壤土,其他土質不太適合紅花荷種子的發芽。

3.播種時直接均勻撒播不用温水浸泡,因浸泡後濕潤的種子容易黏在一起撒播不均勻,且浸泡時間過長,紅花荷一般在年底播種育苗,在海南容易碰到多天的陰雨天氣容易把種子泡爛。

4.撒播密度為80g/m2左右為佳,撒播密度過密不利於種子發芽,太疏種子發芽後幼苗間空隙太大,佔地大。

5.幼苗分牀後一定要蓋好薄膜和遮陽網,這樣好控温控濕,不蓋薄膜忽遇降温容易凍死幼苗,下雨容易衝倒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