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玉米莖腐病的防治方法,附傳播途徑

種植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是與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輪作,可顯著減輕病害的發生。玉米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株和落葉,集中處理,大幅減少病菌積累,減少感染源。秋耕時深翻土壤,也可減少和控制侵染源。使用包裝種子。及時進行中耕、土壤栽培、除草工作,提高根系吸收能力的低窪地。

玉米莖腐病的防治方法,附傳播途徑

一、青枯型莖腐病的症狀

1、玉米灌漿期開始根系發病,乳熟後期至蠟熟期為發病高峯。從青枯病葉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發病快的只有1-3天,長的可持續15天以上。乳熟後期突然枯萎死亡,枯萎的植物呈綠色,因此被稱為青枯病。

2、首先從根部受到損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發生了水漬狀淡褐色的病變,逐漸擴大到次生根,直到整個根系變成褐色腐爛,最後粗細根變成了中空。根部皮層易剝離,鬆脱,鬚根和根毛減少,整個根部易拔。逐漸擴展到莖基部,莖基部1-2節開始出現水漬狀梭形或長橢圓形病斑,然後立即變軟陷落,內部空鬆,掐的時候凹陷,手感明顯。節間淡褐色,果穗苞葉青幹,穗柄柔軟,果穗下垂,不易掰開,穗軸柔軟,子粒乾燥,脱粒困難。

二、細菌型莖腐病的症狀

細菌型莖腐病主要危害中部葉莖和葉鞘,玉米10片葉子時,葉尖出現水漬狀腐爛,病組織開始軟化,發臭。葉鞘上的病斑呈不規則形狀,邊緣淺紅褐色,病健組織交界處的水漬狀特別明顯。濕度大時,病斑向上下迅速擴大,嚴重時,植物發病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黃褐色腐臭菌液溢出。病菌存在於土壤中的病殘,從植物的氣孔和傷口侵入。高温高濕,害蟲為害造成傷口時發病嚴重。

三、玉米莖腐病的傳播途徑

1、病菌可能在土壤中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從植物的氣孔或傷口侵入。玉米60釐米高時組織柔軟易發病,害蟲有助於病菌侵入。

2、另外,害蟲在攜帶病菌的同時發揮了傳播和接種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鈴蟲等蟲口數量多的話發病很重。

3、高温高濕利於發病,平均温度在30℃左右,相對濕度在70%以上即可發病,平均温度在34℃,相對濕度在80%迅速擴大。地勢低窪或排水不良,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施氮肥過多,傷口多發病重。輪作,高田埂栽培,排水良好,氮、磷、鉀肥比例適當地塊植物結實,發病率低。

四、玉米莖腐病的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措施,如鄭單958、農大108、魯單50、魯單981等品種。

2、實行輪換:在同一地區多年栽培玉米,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積累,發病逐年惡化。要是與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輪作,可顯著減輕病害的發生。

3、加強田園清潔:玉米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株和落葉,集中處理,大幅減少病菌積累,減少感染源。秋耕時深翻土壤,也可減少和控制侵染源。

4、使用包裝種子:優質種子包裝劑含殺菌劑、殺蟲劑和微量元素,能抵抗病原菌的侵染,促進幼苗的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5、加強栽培管理:及時進行中耕、土壤栽培、除草工作,提高根系吸收能力的低窪地,應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加強土壤滲透性,減輕病害發生。

6、藥劑防治:零星病株可用甲霜靈400倍液或多菌靈500倍液噴根莖或灌根,每7-10天噴1次,連續治療2-3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