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雛雞的飼養管理

雛雞是指0-60日齡的小雞。雛雞出殼後身體小,絨毛稀短,散熱快,體温調節差,要求在飼養管理中採取相應措施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雛雞的飼養管理

(一)育雛準備

1、備好飼料、疫苗、防(治)藥物。

2、備齊飼養管理器具,如料槽、水槽、飲水器、天平、温度計、注射器等。

3、如在市場購買,要選好健康無病的雞苗。

(二)育雛方式

母雞帶育數量小,不作專門介紹,這裏僅介紹常用的地面平養育雛技術。地面平養指的是在地面上鋪墊15-20公分厚的鋸末、穀殼等,雛雞養於墊料上的育雛方式,期間可逐步加厚墊料或清除更新墊料。地面平養育雛應把握好以下飼養管理要點:

1、分羣:把健康無病的雛雞選出後,按體重和體質相近的分在同一羣。

2、飼養密度:每平方米放養的適宜密度為1-2周齡40-50只,3-5周齡30-40只,6-9周齡20-30只。

3、採食飲水設備:料槽2.5-5公分/只;料桶30-40只/個。水槽1.5-2公分/只,飲水器80-100只/個;乳頭飲水器10-15只/個。

4、温度:1-2日齡33-34℃,3-4齡32℃,5-7日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通常採用白熾燈提供光照和取暖,燈泡離雞約10cm高,夜間尤其應注意開燈,供暖的同時還可防蚊蟲叮咬和傳染病。

5、濕度:適宜的濕度使雛雞感到舒適,休息和食慾正常,不易得病,室內相對濕度以55-60%為宜。

6、光照:前3-4天連續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時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後可夜間持續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常第4天起光照14小時,以後每天減少15分鐘至每天8小時恆定光照,雛雞2周齡後可以放在背風處曬曬太陽、每天運動30分鐘。

7、通風換氣:養雞後往往從第二週開始雞舍氨氣濃度上升較快,遇有刺鼻、眼情況應在氣温較高的午後開門窗通風換氣,也可以裝小型排風扇換氣。

8、斷喙:斷喙優點在於節約飼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

9、飼料:推薦使用專用雛雞料。如自配,推薦配方:玉米49%,碎米10%,細米糠5%,麩皮5%,豆餅18%,棉仁餅或芝麻餅5.5%,魚粉5%,骨粉2%,食鹽0.3%。微量元素適量,每公斤料加多維生素15克。自由採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飼料清潔,7天后可餵給青飼料,喂量佔雞料的20%左右。雛雞開食後即可加喂佔日糧1%的砂礫。一般於2周後開始飼餵,每週每次100只雞飼餵450克,砂礫直徑大小為2毫米為宜,砂礫顆粒隨時間推移逐漸加大,可撒在飼料上面或另用槽讓其自由採食。舍飼小雞,更應注意補充砂礫。40天后逐步以農家糧替代配方料,逐步添加碎玉米、稻穀等原糧和增大青綠飼料用量,新換原糧按10%-20%-30%-50%-70%-100%逐漸增加,並在晴天開始放養訓練。

10、飲水和開食:開食前應先飲水,2-4小時後開始喂料。最初1-3天的飲水中,宜加入8%葡萄糖,每公斤水加入1克維生素C,飲水温度18-25℃。開食料可用仔雞前期全價飼料和碎米等。應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飼料清潔。

11、在整個育雛期可在飼料中交替用0.2-0.3%的土黴素,0.02%氟哌酸,萬分之二的痢特靈防大腸桿菌病和沙門氏桿菌病。一週齡後至80日齡,飼料中拌入0.03%氯苯胍或三字球蟲粉、克球粉等交替用藥。抗球蟲藥用藥4-5天,停藥3-4天,然後更換用藥種類。除此之外,生產中要對飼料營養、飼養密度、墊料管理等恰當處置。

12、飼養人員必須注意搞好環境衞生,及時清理雞糞,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潔;供給清潔乾淨的飲水,天冷時供給温水;更換飼料要循序漸進;及時將病、弱雞挑出治療和處理,避免疫病傳播和減少損失。

13、免疫:常規病以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球蟲病為主。用藥原則為交替用藥,兑入水中和拌入飼料給藥。從15-20日齡起就要注意雞球蟲病的防治,此階段應主要針對球蟲病驅蟲1-2次。抗球蟲藥用藥4-5天,停藥3-4天,然後更換用藥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