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的區別,小麥紋枯病的發病條件?

科普1.19W
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的區別,小麥紋枯病的發病條件?

小麥紋枯病是一種以土壤傳播為主的真菌病害。隨着種植制度的改革,高產品種的推廣和水、肥、密度的增加,危害日趨嚴重。小麥紋枯病菌的寄主範圍廣,除侵染小麥以外,還可侵染玉米、水稻、穀子、高梁等多種作物和狗尾草、蟋蟀草、馬唐、稗草等禾本科雜草。其主要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內、病殘體中越冬、越夏。菌核在乾燥土壤中能存活6年,在流動的活水中能存活6個月左右,所以土壤中的菌絲和菌核是主要的侵染來源。

小麥紋枯病發病條件:發病適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氣温回升快,陰寸多,光照不足的年份發病重,反之則輕。冬小麥播種過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機會多、病害越冬基數高,返青後病勢擴展快,發病重。適當晚播則發病輕。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肥輕磷鉀肥發病重。高砂土地紋枯病重於粘土地、粘土地重於鹽鹼地。

小麥紋枯病又稱立枯病、尖眼點病,是由喙角擔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一種病害。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葉鞘及莖杆上。發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梭形病斑,以後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並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小麥生長中期至後期葉鞘上的病斑呈雲紋狀花紋。

病原菌無休眠期,適温下菌核4天即可萌發。菌絲生長温度範圍較廣,13℃以下或35℃以上時生長受抑制,適温為25℃。濕熱致死温度為菌絲體49℃下10分鐘,菌核及殘體內菌絲體為50℃情況下10分鐘。乾熱致死温度為75℃情況下1小時,但菌核可耐80℃情況下3小時的乾熱處理。在乾燥條件下,菌核可存活6年以上。在含水量55%的土壤中,6個月後仍有80%的菌核具有較強活力。菌核萌發後產生的菌絲,遇乾燥條件而又無寄主時,48小時後即死亡。

沒有藥劑拌種或拌種粗放,小麥紋枯病菌在種子內外和病殘體內越冬,同時由於連作土壤帶菌量大,輕視伏翻殺菌作用,造成病菌殘留逐年積累。整地質量差,播種過深或過淺,偏施氮肥,田間雜草多,借墒播種,品種抗性差,耕作粗放等,均能引發和加重小麥紋枯病的發生。防治已晚,對小麥紋枯病的發病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認識不足,等到麥苗拔節表現症狀時才發現並防治,用藥控制為時已晚。

小麥受紋枯菌侵染後,在各生育階段出現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症狀。爛芽芽鞘褐變,後芽枯死腐爛,不能出土;病苗枯死發生在3—4葉期,初僅第一葉鞘上現中間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後因抽不出新葉而致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拔節後在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邊緣淺褐色的雲紋狀病斑,病斑融合後,莖基部呈雲紋花稈狀;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莖壁後,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圓形或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最後病株因養分、水分供不應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病害的發生發展與日均温度關係密切。當日均温度在10℃以下時,病害發展緩慢;日均温度超過15℃,病情加重;20-25℃則迅速發展,病株率和病害嚴重度都急劇上升;當氣温達30℃左右時,病害發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於病菌的發生和發展。栽培:冬麥播種過早,密度過大,偏施氮肥,麥苗生長過旺,發病重。常年連作、麥田草害嚴重、土壤或田間濕度過大,發病重。施用帶病殘株而未經腐熟的糞肥等,也有利於發病。

寄主抗性:小麥品種間對小麥紋枯病的抗性有明顯差異。環境:病害的發生發展與日均温度關係密切。當日均温度在10℃以下時,病害發展緩慢;日均温度超過15℃,病情加重;20-25℃則迅速發展,病株率和病害嚴重度都急劇上升;當氣温達30℃左右時,病害發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於病菌的發生和發展。栽培:冬麥播種過早,密度過大,偏施氮肥,麥苗生長過旺,發病重。常年連作、麥田草害嚴重、土壤或田間濕度過大,發病重。施用帶病殘株而未經腐熟的糞肥等,也有利於發病。

其發病程度與播種密度、温濕度有關。冬前温度高、多雨,有利於病菌侵染,秋苗發病率高春季雨日多,田間濕度大,小麥返青後氣温升高,田間鬱閉度增大,有利於病菌擴展蔓延。病害發展快慢、流行程度取決於3~4月份的氣温、雨量和雨日。小麥紋枯病發病適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氣温回升快,陰雨天氣多,光照不足的年份發病重冬小麥播種過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機會多、病害越冬基數高,返青後病勢擴展快,發病重。

病菌以菌絲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播種後開始侵染為害。在田間發病過程可分5個階段即冬前發病期、越冬期、橫向擴展期、嚴重度增長期及枯白穗發生期。冬前發病期小麥中發芽後,接觸土壤的葉鞘被紋枯菌侵染,症狀發生在土表處或略高於土面處,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左右。紋枯病的發生主要是在高温高濕的條件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