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稻縱卷葉螟的為害與防治

科普2.37W
水稻稻縱卷葉螟的為害與防治

別名刮青蟲。分佈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南至台灣、海南的全國各稻區。

寄主主要為害水稻,有時為害小麥、甘蔗、粟、禾本科雜草。

為害特點以幼蟲綴絲縱卷水稻葉片成蟲苞,幼蟲匿居其中取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白色條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減產。

形態特徵雌成蛾體長8—9mm,翅展17mm,體、翅黃溜色,前翅前緣暗褐色,外緣具暗褐色寬帶,內橫線、外橫線斜貫翅面,中橫線短,後翅也有2條橫線,內橫線短,不達後緣。雄蛾體稍小,色澤較鮮豔,前、後翅斑紋與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緣中央具1黑色眼狀紋。卵長1mm,近橢圓形,扁平,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細網紋,初白色,後漸變淺黃色。幼蟲5—7齡,多數5齡。末齡幼蟲體長14—19mm,頭褐色,體黃綠色至綠色,老熟時為桔紅色,中、後胸背面具小黑圈8個,前排6個,後排2個4蛹長7—10mm,圓筒形,末端尖削,具鈎刺8個,初淺黃色,後變紅棕色至褐色。

生活習性東北年生1—2代,長江中下游至南嶺以北5—6代,海南南部10一l1代,南嶺以南以蛹和幼蟲越冬,南嶺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場所為再生稻、稻樁及濕潤地段的李氏禾、雙穗雀麥等禾本科雜草。該蟲有遠距離遷飛習性,在我國北緯30度以北地區,任何蟲態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蟲隨季風由南向北而來,隨氣流下沉和雨水拖帶降落下來,成為非越冬地區的初始蟲源。秋季,成蟲隨季風回遷到南方進行繁殖,以幼蟲和蛹越冬。如在安徽該蟲也不能越冬,每年5—7月成蟲從南方大量遷來成為初始蟲源,在稻田內發生4—5代,各代幼蟲為害盛期:一代6月上中旬;二代7月上中旬;三代8月上中旬;四代在9月上中旬;五代在10月中旬。生產上1、5代蟲量少,一般以2、3代發生為害重。成蟲白天在稻田裏棲息,遇驚擾即飛起,但飛不遠,夜晚活動、交配,把卵產在稻葉的正面或背面,單粒居多,

少數2—3粒串生在一起,成蟲有趨光性和趨向嫩綠稻田產卵的習性,喜歡吸食蚜蟲分泌的蜜露和花蜜。卵期3—6天,幼蟲期15—26天,共5齡,一齡幼蟲不結苞;二齡時爬至葉尖處,吐絲綴卷葉尖或近葉尖的葉緣,即卷尖期;三齡幼蟲縱卷葉片,形成明顯的束腰狀蟲苞,即束葉期;3齡後食量增加,蟲苞膨大,進入4—5齡頻繁轉苞為害,被害蟲苞呈枯白色,整個稻田白葉累累。幼蟲活潑,剝開蟲苞查蟲時,迅速向後退縮或翻落地面。老熟幼蟲多爬至稻叢基部,在無效分櫱的小葉或枯黃葉片上吐絲結成緊密的小苞,在苞內化蛹,蛹多在葉鞘處或位於株間或地表枯葉薄繭中。蛹期5—8氏,雌蛾產卵前期3—12天,雌蛾壽命5—17天,雄蛾4—16天。該蟲喜温暖、高濕。氣温22一28℃,相對濕度高於80%利於成蟲卵巢發育、交配、產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蟲的存活。為此,6—9月雨日多,濕度大利其發生,田間灌水過深,施氮肥偏晚或過多,引起水稻徒長,為害重。主要天敵有稻螟赤眼蜂,絨繭蜂等近百種。

防治方法(1)合理施肥,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水稻生長健壯,以減輕受害。(2)人工釋放赤眼蜂。在稻縱卷葉螟產卵始盛期至高峯期,分期分批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萬頭,隔3天1次,連續放蜂3次。

(3)噴灑殺螟桿菌、青蟲菌,每667m2噴每克菌粉含活孢子量100億的菌粉150一200g,對水60一75kg,配成300一400倍液噴霧。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可加入藥液量0.1%的洗衣粉作濕潤劑。此外如能加入藥液量1/5的殺螟鬆效果更好。(4)掌握在幼蟲2、3齡盛期或百叢有新束葉苞15個以上時,每667m2噴灑80%殺蟲單粉劑35—40g或42%特力克乳油60ml或90%晶體敵百蟲600倍液,也可潑澆50%殺螟鬆乳油100ml對水400kg。提倡施用5%鋭勁特膠懸劑,每667m2用藥20ml對水噴灑效果優異。每667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一30g,對水60kg,l一30天防效90%以上,持效期30天。此外,也可於2—3齡幼蟲高峯期,用10%吡蟲啉10—20g/667m2與80%殺蟲單40g/667m2混配,主防稻縱卷葉螟,兼治稻飛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