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山藥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1.27W
水山藥高產栽培技術

山藥是一種地下塊莖蔬菜,具有耐貯藏、好運輸、營養豐富等特點,是藥食兩用的保健

蔬菜。667平方米(1畝)產量在4000——5000公斤,經濟收入5000元左右。發展山藥生產

是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選用優良品種

以選擇單株產量高、根毛少、脖子短、無分杈、無病斑的當年新溝栽培的山藥中上部作

種為好。日本白山藥及豐縣水山藥均是目前較好的品種。

二、選地、整地

山藥種植怕重茬,並忌種過花生、紅芋的田。山藥長度一般為140——160釐米,因此

以選擇土層深厚、鬆軟肥沃的沙質土壤為好。整地時應根據地的寬度而定,一般山藥溝的行

距為80——100釐米,溝深160釐米,溝寬20——25釐米,溝要挖直,溝的上下要同寬,

溝不宜過長,一般為30——50米。溝填平後要高出地面20釐米左右做壟。一般種二年山藥,

第三年種牛蒡,第四年大水漫灌,使溝內土壤沉實,然後在溝與溝的中間重新開溝種植,這

樣一塊土地可連作4——5年。以山藥、牛蒡輪作最好,或山藥田種兩年後換茬。

三、種子處理

曬種前把山藥截成200克左右的段,兩端沾上石灰粉,並在山藥的前端做好記號,以便

在播種時按記號依次排種。因山藥是用莖塊做種的,含水量大,在播種前要把種子曬透、曬

裂,以曬去30%——40%水分最好,這樣播種後不爛種,出苗快而齊。播種前先將曬好的

種子用多菌靈500倍液、粉鏽寧1000倍液、井崗黴素200倍液混合浸種3——5分鐘,晾乾

後即可播種。

四、適期播種

山藥的播期較長,一般4月初至5月初都可播種。用鋤頭順壟開溝種植,株距27——

30釐米,在播種時要按照做好的記號按一個方向種植,播種後覆土,培壟5——10釐米高。

五、田間管理

1.施肥和插架播種後即可施肥,一般667平方米施純氮15——20公斤、五氧化二

磷15——20公斤、氧化鉀25公斤、優質土雜肥3——5噸,每667平方米再用20公斤左右

的餅肥拌入3%米樂爾4.5——6.5公斤,堆放12小時後與化肥一同撒在山藥壟之間,進

行翻地、平整,並隨即插成人字架,以每米6根為宜。

2.補苗和化除一般山藥播後20天左右進行查苗補種。化學除草每667平方米可用

施田補150——200克對水100公斤於播後出芽前均勻噴霧。

3.澆水山藥怕澇也怕旱,特別在塊莖膨大期,土壤乾旱會嚴重影響山藥根莖的膨大。

如遇乾旱,應適時灌水,在澆水前用鋤頭鬆一遍土,再踏實,並注意把螻蛄眼封死,以防轍

溝。

4.病蟲害防治在7月份山藥蔓上架後進行噴藥,前期用多菌靈或代森錳鋅500倍液

進行噴霧,一般10天左右防治一次,噴藥後如遇陰雨天或3天大霧應進行補噴。蟲害較輕

的一般年份,在防病時加入菊酯類藥即可。

六、收穫

山藥的收穫期很長,一般9月中旬就可根據市場行情適時起刨,霜降後到次年3月底收

獲產量最高。因山藥皮很薄,在挖山藥時要防止機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