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何首烏栽培技術及種植效益

科普3W

何首烏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在我國大部分省市均有分佈,具有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等作用。下面就來介紹一下何首烏栽培技術及種植效益,內容僅供參考!

何首烏栽培技術及種植效益

品種簡介

何首烏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的名貴中藥材。也是藥食兩用的大宗中藥材。

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擇坡度小於15°地塊在移栽前15天深翻30cm,撿盡雜物,耙平土面後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和50%辛硫磷乳油200mL

拌25kg細土撒施於土壤中,5天后起廂、供移栽用。

直接用中藥材專用肥料或起廂前按每畝有機肥2500kg、有機複合肥100kg、磷肥50kg施入底肥,按間距1m開溝20cm深,撒入混勻的底肥後回溝填平。以施肥溝為廂面中心,廂面寬70cm,廂間開溝,溝寬、溝深各30cm。

二、大田移栽

移栽時間:3~6月或9~10月份;選擇雨後晴天或陰天起苗移栽。按株行距30×25cm、溝深5cm,在每廂內栽植2行何首烏苗,每畝栽植幼苗4500株左右,栽種完成後澆足定根水,栽植完畢後清理好廂溝。

三、田間管理

1.

移栽之後可用中藥材專用除草劑,定期檢查幼苗存活情況,發現缺苗後及時補苗。(在灌溉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建議覆膜栽培,具體做法如下:廂溝整理好後用乙草胺封閉、覆膜,採用“打孔法”植入幼苗)。

2.施提苗肥當苗高大於20cm後用中藥材專用肥料撒施或點施尿素20kg/畝以促進幼苗生長。

3.搭架

移栽一個月後或何首烏苗高30~40cm時,將2~3cm粗、2m長的竹竿插於兩顆何首烏苗之間,搭建成“人”或“品”字形竹架,上端用繩子捆綁固定;人工輔助何首烏莖藤按順時針方向纏繞於竹架上,每株何首烏只保留2根莖蔓,用剪刀將其餘弱、小枝蔓從基部剪去。如果勞動力不夠也可以不搭架,用鐮刀或枝剪控制藤蔓。

4.病蟲防治苗期注意防治蚜蟲、盲椿蟓和金龜子。

5.除草當發生草害時及時人工拔除或用小鋤頭淺鋤並結合墒情進行灌溉。

6.打頂當何首烏莖藤長至2m高時用鐮刀或枝剪剪去莖頂,當側枝生長過旺時適當剪去部分側枝並去除下部(基部35cm以下)老葉。

7.長烏肥在8~9月的立秋後結合中耕鋤草施一次長烏肥,每畝施用有機複合肥50~60kg。在兩行之間溝施或在兩株之間穴施。

8.留種與除花序除留種地外在何首烏出現花蕾時用枝剪及時剪去花枝。

兩年生何首烏,在第二年3月發芽前追肥一次;8~9月立秋前後施“長烏肥”一次。

其它管理遇年陰雨時注意及時疏溝排水;夏季遇高温乾旱時建議下午四點後澆水,以避免高温灼傷葉片。

四、採收與加工

1.首烏藤(夜交藤)的採收

何首烏生長2年後的10~11月,當何首烏葉片出現枯黃後選擇無雨天,先拆除竹架除去未木質化的細小枝條以及嫩枝後,將木質化的何首烏莖藤切成85cm長度,捆紮成捆運回曬乾,陰涼通風處保存。

2.何首烏的採收

大田種植2年後的何首烏,於10~11月、葉片枯黃後,選擇無雨天採挖。

除去地上的首烏藤後順廂面挖出首烏地下塊根,抖去泥土、去除鬚根和根蒂後按大小分級、裝框,運回庫房以便加工。

3、何首烏產地初加工

洗淨泥土,大的切成2釐米左右的厚片小的不切,曬乾或烘乾即成。以體重、質堅、粉性足者佳。

效益分析

何首烏廣泛用於中醫藥、保健食品、保健飲料、美容化粧品的開發生產。三年生何首烏每畝產不同規格的何首烏1200公斤左右,切片後按各規格平均18元/公斤計算,每畝收益應是18元/公斤×1200公斤/畝(三年)=21600元/畝(三年),平均每年每畝收益7200元左右。何首烏藤也是一種中藥材,畝產3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場價格5元/公斤計,畝收益1500元左右。何首烏嫩枝葉還可以製作保健茶。

何首烏易種易管,用工少,成本低,經濟效益可觀,是農民脱貧致富的途徑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藥材市場行情變化大,需要在瞭解市場行情的情況下進行種植。